南方网评:广交会新坐标开放创新触动中国外贸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5-10-16 10:13
珠江水涨,万商云集。今天(10月15日),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盛大开幕...
珠江水涨,万商云集。今天(10月15日),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盛大开幕。与此同时,“互利天下:广东对外贸易千年”展览在广东省博物馆正式启动。两个展览交相辉映,跨越千年,共同勾勒出一幅广东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到新时代全面开放新格局走在全国前列的壮丽画卷。广交会设展位7.46万个,参展企业3.2万家,预登记采购商20.7万人。这些充满活力的数字,在创下广交会历史新高的同时,也是广东开放连通世界的生动注脚。在世博馆展厅,200余件(套)文物静静陈列,从唐代象牙雕塑到不是从南越王宫出口遗址提取到广东几千年的对外贸易的。两个场景就像一场对话,清晰地阐释了时代广东作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领头羊的深厚底蕴和活力。通过新一届广交会,我们可以触摸中国外贸的脉搏。变革之势正在显现,展现出中国制造的质的飞跃。本届广交会,高新、专精、特型企业首次超过1万家,占出口参展企业总数的34%,印证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深刻转变。 175个产品专区中,智能专区18个,展出智能产品超过35万件。首个智慧医疗专区设立,47家企业行业代表带来医疗机器人、智能诊断医疗、康复等产品离子护理。通过广交会平台,构建了从上游技术到上游应用的行业对接场景。更引人注目的是,本届广交会蕴藏着数量惊人的“新”。现场展示了去年开发的超过100万个新产品,近110万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近80万个在广交会上首次机会的产品,63%的首次新产品将应用创新技术。这些数据的背后是中国企业研发投入的不断加大,这必将加速培育我国贸易竞争新优势。扩大开放规模,谱写全球合作新篇章。广交会“朋友圈”不断扩大,全球合作伙伴增至227家,覆盖110个国家和地区,注册采购商达217个出口市场20.7万名。数字化背后二是市场结构优化升级——欧盟、美国等传统市场采购商数量稳步增长,“一带一路”参与国贸易商数量大幅增加,217个出口市场的参与展现了中国外贸的全球风采。更深刻的是“内外循环”的衔接:3000平米优质外贸产品拓展内销专区,600场新品发布会,让“好出口”满足内需,实现强化国际市场和国内循环两条路。九场“商桥”供采对接活动精准对接新能源、家电等重点行业需求,将“人找货”升级为“货找人”,让开放平台效率得到充分释放避难所。提升服务精准度,擦亮广东金品牌。从白云机场到琶洲展馆,“远程+展馆”的双证申请网络,让采购商“一到就办证”;新增海外卡“刷卡过闸”地铁功能,大大提升了外国人的出行体验。最令人惊奇的是“展位级导航”的成功。 “蓝牙+北斗+5G”技术使10个展馆实现精准引导、AI巡展智能、300多个二维码服务入口,真正实现“一码在手,展会购物无忧”。这些细节升级的背后,是对贸易便利化的极致追求,将为全球贸易商带来舒适流畅的参展体验,进一步彰显广交会的浓浓之美。回顾几千年的对外贸易历史,广东一直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出口地。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从唐代设市航运使到宋元《市航运条例》,从明代中期的“广中案”到清代的“一站式贸易”,从新中国成立后设立广交会到新时代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广东始终在探索开放机遇。 变化之中。如今,历经68年的奋起,广交会已成为观察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本届广交会的诸多创新,既是对全球贸易不确定性的有力回应,也是我国外贸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自觉。大门越开越大,变革的脚步永不止步。在充满活力的广东大地上,以广交会为纽带,全球商机与中国创新不断碰撞,擦出新的火花。历史与真理环绕,开放与创新结合,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广东”力量。胡伟 南方网粤学评论员